瘢痕早期综合治疗——开启抗疤新时代
2021-11-27 10:27:35 来源:
在传统治疗理念中,新生瘢痕都建议半年后再进行干预治疗,这样往往引起关节部位严重挛缩、面部容貌及手、脚小关节功能丧失等等,为患者带来很多的困扰,也为医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。《瘢痕早期治疗专家共识》中明确提出,伤口愈合后对瘢痕尽早干预,可以缩短瘢痕的未成熟期,改善瘢痕的转归,防控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和发展。
在此背景下,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会专家组40余位专家,基于各干预方法的现有临床证据及自身临床经验,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,形成了瘢痕早期管理路径。
一、瘢痕早期的治疗原则
1、尽早干预
瘢痕早期干预有助于缩短瘢痕未成熟期,更快改善外观和症状,更好地预防或者减缓增生和挛缩,减少后期手术修复的需要。
外伤、手术后瘢痕建议早期干预时间:拆线后即刻
烧烫伤瘢痕早期干预时间:创面愈后后1周
二、多种手段联合
抗瘢痕药物、压力疗法、光电干预、注射疗法等,常需要多重联合抗增生,促进瘢痕成熟,以获得抑制增生的目的。
三、瘢痕早期管理手段
1、外用抗瘢痕药物
建议伤口愈合后尽早开始使用外用抗瘢痕药物,一般持续3-6个月直至瘢痕基本“褪红”进入成熟期。常见外用抗瘢痕药物包括硅酮制剂、积雪苷、洋葱提取物等。其中硅酮成分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,常见剂型有凝胶和贴膜2种,凝胶适用于口周、颈部等活动较多的部位,贴膜使用在大面积瘢痕上,并能配合压力衣使用。硅酮药物常见的并发症是皮炎(多见小儿)皮肤浸渍、皮肤瘙痒等,这些并发症如出现需要暂停或缩短使用时间,防止加重瘢痕充血或者引起瘢痕破溃。
2、压力疗法
建议在高增生风险的片状瘢痕上使用压力疗法预防瘢痕增生,已经出现增生表现的线性瘢痕也可以考虑使用。
3、光电治疗
目前常用作瘢痕早期管理的3类光电设备:血管靶向光电设备(PDL)、剥脱性点阵激光(AFL)。
3.1 PDL是应用早,临床证据等级高,研究广泛的预防瘢痕增生的血管靶向激光器。
建议线性瘢痕在拆线后、片状瘢痕在创面愈合后尽早进行血管靶向治疗,每3-4周1次,一般3次或4次,持续到瘢痕“褪红”进入成熟期。
3.2 剥脱性点阵激光(AFL)
建议线性瘢痕在拆线后、片状瘢痕在创面愈合后可进行AFL治疗,治疗推荐每1-3个月1次,需警惕过高的治疗密度和能量。在高增生风险的瘢痕中,建议与PDL等血管激光器结合使用。
AFL作用于组织可使组织即刻汽化,并引起汽化的微小损伤灶周围真皮层受热后胶原收缩,可刺激新的可控的损伤修复,瘢痕真皮胶原重塑。
4、 放射治疗
推荐瘢痕疙瘩切除后早期进行放射治疗预防复发,在增生性瘢痕复发患者中亦可应用。
5、防晒
推荐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的瘢痕早期注意防晒,可以选择物理防晒、化学防晒(涂抹防晒霜),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直至瘢痕进入成熟期。相关研究显示,瘢痕早期暴露于紫外线会明显加重色素沉着。
6、 忌辛辣食物、饮酒
常规建议在瘢痕未成熟期忌辛辣食物和饮酒,以免延长或者加重瘢痕充血。
热点新闻
相关文章
-
心梗发作如何自救和互救
2025-02-07
-
年后开工,午休很重要!一场完美午睡要用什么“姿势”完成!
2025-02-07
-
注意!这种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,99%以上为甲流
2025-02-07
-
心电图的大秘密
2025-01-25
-
哪些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?如何补充?
2025-01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