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石家庄平安医院东院区(原河北友爱医院)!

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正确应对新冠疫情

2023-01-07 15:38:17 来源:

疫情放开以来,加上寒冷的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类疾病高发期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大规模人群的感染,让很多人陷入焦虑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病老年患者。那么,新冠疫情期间,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正确应对?

未感染新冠心血管疾病患者

1、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心衰等心血管疾病,尤其是接受心内介入治疗和心外手术后的患者,应坚持原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,继续长期规律服用心血管疾病长期预防或治疗药物,不宜停药。

2、针对传染病传播规律,杜绝与传染源接触和加强个人防护,是避免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行之有效的方法。建议患者宅家休息,尽量不出门活动,注意室内保温、通风;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;必要外出如就医、购物时,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,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;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勤洗手,随时保持手卫生。

3、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,并降低新冠感染重症发生率。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后,若病情控制稳定,没有不适症状,经专科医生科学评估后,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。

4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,饮食清淡,少油、少盐,戒烟戒酒,适量运动,保证足够睡眠,继续保持日常定期监测血压、脉率的习惯。

5、乐观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特别重要,比病毒更可怕的是,部分患者有了“疫情恐惧心态”。要以平常心态应对可能并发新冠病毒感染。

已感染新冠心血管疾病患者

1、良好心态有助于新冠感染尽早康复,不必恐慌。目前国内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是两个:BF.7与BA.5,其传播力强,但致病力大大减弱,主要感染上呼吸道,大多是自限性疾病,少数扩散致下呼吸道,也就是所谓的“白肺”。

2、在感染新冠的同时,还是要注意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,坚持规律服药,不可随意减药、停药,以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加重或诱发严重心血管病并发症。

3、目前,国内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,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,甚至高热,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。如果有发热,体温不超过38.5℃,以物理降温为主。如果体温超过38.5℃,可以服用退热药,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或者洛索洛芬等。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,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的安全性相对较高。

4、如果患者反复高热大于3天,咳嗽严重,伴有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,提示患者可能出现重症。患者可以通过血氧指甲仪自我评估,血氧指标大于95是正常的,93是一个界限,如果低于93,甚至低于90,就是重症。如果没有血氧指甲仪,还可以通过呼吸频率判断,危重病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常常超过30次,如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20次就要关注了。出现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就医,不要等到太严重才去医院。


新冠感染后心血管疾病患者

研究发现,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即使痊愈,感染一年后的20种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仍高于未感染者,其中中风风险增加52%,心脏衰竭风险增加72%,肺栓塞的风险增加1倍。

心血管疾病患者新冠感染后转为阴性,还应继续坚持健康生活方式、规律服用心血管疾病长期预防或治疗药物外,要注意自身病情变化,如果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时,应该及时就医。



© 版权所有 石家庄平安医院东院区(原河北友爱医院) 冀ICP备2025102147号-1  石行审医广[2022]第04-15-83号
技术支持:河北供求网 河北名企网荣誉企业-河北企业名录已收录
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特色科室 住院指南